卡农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旅行规划

文章内容

淞沪会战_淞沪会战

tamoadmin 2024-08-13
1.淞沪会战简介 淞沪会战的时间是何时2.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吗3.淞沪会战 (1937年-1937年)抗日战争中的十次大型战役-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又称八

1.淞沪会战简介 淞沪会战的时间是何时

2.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吗

3.淞沪会战 (1937年-1937年)

淞沪会战_淞沪会战

抗日战争中的十次大型战役-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 ,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时间:1937年8月13至11月12日

地点:上海

参战人数:日军:约30万 国军:约70万

伤亡:日军:伤亡6万多 国军:约30万

一.淞沪会战背景: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

1932年1月28日一·淞沪抗战爆发。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企图在华北制造第二个满洲国。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第二天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

日本当时执行的是参谋本部参谋次长莞尔制定的《国防国策大纲》。提出的想敌顺序是美、苏。

二.淞沪会战过程:

1937年8月13日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对上海市区之敌发动全面进攻,同时出动空军,轰炸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汇山码头及海面舰艇。其攻击重点最初为虹口,后转向公大纱厂。经数日苦战,第87师占领沪江大学,第88师占领了五洲公墓、宝山桥、八字桥等各要点。

15日,日本裕仁天皇命令大将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指挥第3师团、第11师团等军直属部队进攻上海。

8月23日起,敌第3、第11师团在舰炮密集火力掩护下,向吴淞口铁路码头、狮子林、川沙口登陆,进攻宝山、月浦、罗店、蕰藻浜中方阵地。

8月31日拂晓,日军以飞机30余架,并以海军舰炮猛击吴淞,强行登陆;

9月1日,日军1000余人围攻狮子林炮台。

9月2日至5日,连续以军舰、飞机、坦克支援,向防守月浦、宝山的中国第98师夏楚中部发动猛烈进攻

9月6日,第三战区发布的第二期作战:上海战区以持久抗战为目地,限制登陆之敌发展,力求各个击破之效。

9月9日,日军沿军工路、淞沪公路和月浦、罗店之线向中国军队发动强大攻势,我军同敌展开殊死搏杀。

9月11日,第15集团军右翼阵地被突破,部队减员严重,遂渐次退至罗店以南施相公庙、浏河之线预筑阵地,第9集团军亦转移到北站、江湾、庙行、蕰藻浜右岸之线预筑阵地,与日军形成对峙。

9月下旬:双方不断增兵,日军在沪总兵力达到20万人,国民革命军总兵力已达73个师、70余万人。

10月1日开始,日海军、航空兵协同地面部队发起新的攻击。

10月15日,日军突破蕰藻浜,战局再度告急。

10月19日,中国守卫蕰藻浜南岸的部队,配合廖磊第21集团军发动全线反击。

10月25日,部队被迫撤退。日军乘机反扑,兵锋直指大场。

10月28日,中国军队退入浏河、沈家桥、朝王庙、徐家行、广福、陈家行、江桥、北新泾至梵王渡一线的第二期既设防御阵地。

淞沪会战进入10月底和11月初,中国军队虽处于被动地位,一再后撤,但仍控制上海。

11月5日日军第10军8万人在金山卫登陆

11月8日晚,蒋介石下令进行全面撤退,所有部队撤出上海战斗,分两路退向南京、苏州——嘉兴以西地区。

11月9日起,日军击退中国军队零散抵抗,连占虹桥机场、龙华、枫泾、青浦。

11日,日军进至苏州河岸,当日,上海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

三.淞沪会战结果

中方伤亡:据《中国抗日战争史》,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则有30万余的将士为保卫祖国献出了鲜血与生命! 我军阵亡中将军长1人,阵亡师长、副师长4人,阵亡团长28人,阵亡营长44人。由于中方海军司令官的“沉船战术”泄密,中央海军全军覆灭。

最后日军确认从上海登陆到占领南京,截至12月27日,日军累计战死、战伤死、战病死共23104人,负伤约5万人。考虑到日军在追击战和攻占南京作战中伤亡不大,由此估算在淞沪会战中日军约战死2万人,受伤约4万人,合计约6万人。

四.淞沪会战影响:

这次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同时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日军在上海浴血缠斗三个月,才勉强攻下国军的阵地,已经使得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抗日实力与决心,产生刮目相看的态度,而日军久战未胜,日本的民心士气,则出现了怀疑与困惑。

日本几乎已经可以确定,无法在短期内结束与中国的战争,那么日本就将面临其战略最大的致命弱点,就是日本缺乏战争与民生的,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一旦它无法在中国战场上达成速战速决,那么最后的溃败,也就成为日本无法避免的命运了。

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

淞沪会战挫败了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粉碎了他们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它是我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也让中国明白了中国与日本在军队战力,武器装备,多兵种战术配合还有很大实力差距,为八年持久战战术核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淞沪会战简介 淞沪会战的时间是何时

1、淞:吴淞江,古称松江或吴江、亦名松陵江、笠泽江,发源于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以南太湖瓜泾口,由西向东,穿过江南运河,在今上海市黄浦公园北侧外白渡桥以东汇入黄浦江。——常识历史篇。

2、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吗

一、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二、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扩展资料:

淞沪会战对中国政治的持久影响:

延续3个月空前惨烈的淞沪会战极大的改变了上海都会成长的空间格局。上海的姑苏河以北地域,包含上海大众租界的北区和东区,和闸北华界,因为节制了黄浦江卑鄙岸线,和陆上流派火车坐,曾是20世纪初上海都会成长最敏捷的地域。

淞沪会战时代,闸北和虹口成为中日两军对立的火线,闸北几近100%毁于烽火,虹口和杨树浦的丧失到达70%,别的南郊区和吴淞的丧失也相当紧张。

有数的修建物葬身火海,上百万本地住民被迫出亡到姑苏河以南的租界地域。尔后,上海都会的菁华彻底会合于姑苏河以南面积有限的租界地域,姑苏河以北地域紧张败落,对上海后来的都会成长造成为了持久性影响。

战役废墟上后来曾构成大片难民聚居的穷户窟,曾是上海很长时代内极为夺目的都会景观。

百度百科-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 (1937年-1937年)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淞沪会战是发生在1937年11月至12月期间的一场重要战役,也被称为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中日双方的态势和国际舆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日军在进攻上海之前先向周边城市进行了猛烈轰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后,在11月9日正式向上海发动进攻。

中国驻守上海的第三战区军队以及中国军事顾问率领的“华东抗日义勇军”都奋起抵抗,展开了顽的防御战斗。淞沪会战中的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互有胜负。日军的火力优势和空中支援使得中国军队面临巨大的压力,但中国军队依然顽强地抵抗着。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期间发生了多次激烈的肉搏战和炮火交锋。

淞沪会战的影响:

1、改变了中国抗战的态势

淞沪会战的失败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役结束后,日军占领了上海等重要城市,扩大了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同时,中国军队的撤退也暴露出中国战略上的薄弱点,迫使中国在后续战役中进行战略调整。

2、影响了国际舆论

淞沪会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篇章。中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的顽强抵抗让世界对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勇气有了更多认识,激发了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扩大了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声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 (1937年-1937年)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取主动反击战役,这是中日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但又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即使当时国力远高于中国的日本,也动员全日本,马上投入全面战争。例如随即大量增加公债发行,并发起了日本全国性的“消费节约运动”。

战斗在当时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的市区和郊区进行,当时上海为中国第一大商港,每年对外贸易额占全国二分之一以上。只有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行武装中立,分别划为法、英、美、意4国军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地。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