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农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旅游攻略

文章内容

弗里西亚群岛_弗里乌群岛

tamoadmin 2024-08-27
1.弗里斯人的介绍2.印欧语系都有哪些语族3.为什么把英语做为全世界通用语言?4.罗马为什么侵占不列颠?5.威金人就是维京人吗?只是翻译的差异?6.飞机的历史7

1.弗里斯人的介绍

2.印欧语系都有哪些语族

3.为什么把英语做为全世界通用语言?

4.罗马为什么侵占不列颠?

5.威金人就是维京人吗?只是翻译的差异?

6.飞机的历史

7.英语起源于哪个国家?

弗里西亚群岛_弗里乌群岛

《德意志神话学》,开神话学派之先河。格林在语言学领域通过比较印欧语系各民族语言的词素的异同,探寻原始共同语(印欧共同语或雅利安共同语)的存在,并由此推断,印欧语系的各种民族在那遥远的时代曾经是一个民族,即印欧民族,或称雅利安民族。

发源地为远古时期的中亚

弗里斯人的介绍

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是印欧语系

按照母语人口来排名,印欧语系是世界上第一大语系,占世界人口的41.8%。如今印欧语系包含了四百多种语言,其中包括印度-伊朗语族、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凯尔特语族、斯拉夫语族、希腊语族、波罗的语族、阿尔巴尼亚语和亚美尼亚语几大类。

印欧语系是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一个语系,使用者几乎遍及整个欧洲、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有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

印欧语系的主要特点

在印欧诸语言的早期阶段,共同特征比较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间的差别逐渐增多,有的甚至出现了广泛的差别。尽管如此,有些结构特征还是当代印欧语所共有的。

语音方面,所有印欧语言都有较多的塞音,并有清浊对立,如p、t、k和b、d、g,但擦音较少,元音系统较严密,但w、y 、r、l、m和n等响音,则既可起元音作用,也可起辅音作用;鼻元音不普遍;声调用来区别词义的情况极为罕见。

在语言演变过程中,语音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如在印欧诸语言发展的远古时期,塞辅音的发音方法不下3种,而在现代印欧诸语言中减为两种,只在亚美尼亚语、库尔德语、奥塞梯语和某些现代印度语言里才仍然保留着3~4套塞音体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印欧语系

印欧语系都有哪些语族

主要分布在荷兰北部的弗里斯兰、格罗宁根以及西弗里西亚群岛;另有部分在德国的西北部(包括东弗里西亚群岛和黑尔戈兰岛)和丹麦西部的北弗里西亚群岛。属欧罗巴人种。使用弗里斯语,与英语相近,同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支。有文字。信教者多属基督教加尔文教派。

为什么把英语做为全世界通用语言?

目前人们一般把世界的语言划分为九大语系:?

1)汉藏语系,?

2)印欧语系,?

3)阿尔泰语系,?

4)闪-含语系,?

5)乌拉尔语系,?

6)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7)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

8)南亚语系,?

9)达罗毗荼语系。?

此外,还有非洲和美洲的一些语言和一些系属不明的语言。

扩展资料:

语言特点

梵语和立陶宛语及拉脱维亚语的古口语方言之间有很强的相似性。这些语言共同的想祖先称作原始印欧语。

关于这个语言的起始地(Urheimat),今日的学者同意两种说法:一是黑海和里海北方的干草原(见库尔干),二是安那托利亚。支持库尔干说的将这种语言的时间推算在公元前约4000年左右;支持安纳托利亚说的将时间要再往前推好几千年(见印度-赫梯语)。

百度百科-印欧语系

罗马为什么侵占不列颠?

一、英语成为不列颠的共同语

5世纪中叶,三个日尔曼部落从欧洲大陆(丹麦和德国北部)渡海迁居不列颠群岛。他们是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不列颠原住民的凯尔特语很快被他们的日尔曼语所代替。

盎格鲁人来至欧洲大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的“angle”(地角),古英语称他们为“Engle”(地角人),他们的语言被称为“englisc”(地角语),后来改写为“English”(英语)。他们的居住地区被称为“England”(英格兰)。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西部语支,与德语、弗里西亚语、尼德兰语(荷兰语和佛兰芒语)关系密切。

英语经历三个时期:古英语(1150年前),中古英语(1150~1500)和近代英语(1500年后)。古英语时期有四种方言。中古英语时期变成三种方言:北部方言、中部方言和南部方言(泰晤士河以南)。地处南部和中部之间的伦敦方言成为文学语言。

1066年,欧洲大陆的诺曼底人入侵英格兰,把法语带到英国。其后200年间,法语是英国贵族的语言和行政语言。亨利第四在1399年登位,他是诺曼底人入侵以后以英语为母亲语的第一位英王。

14~15世纪,伦敦方言成为不列颠共同语的基础。这时候,英语的语音和语法发生重大变化。不同语言的一再接触和融合,使英语的形态曲折基本消失,成为语法最简单的欧洲语言。

英文字母经历三次变换:鲁纳字母、爱尔兰罗马字母和近代罗马字母。古英文的鲁纳字母大都是直线,适合在木头上刻画,当时没有纸张。公元600年时候用爱尔兰罗马字母。近代英文用26个近代罗马字母,不加符号。

英文拼写法到15世纪已经基本稳定,但是跟口语脱节。1908年曾订出简化拼写法的规则,没有实行。二次大战以后,英国国会讨论拼写法改革,未能通过。

《圣经》在1382年初次译成英文,1611年重新译成英王定本,1961~10年又用现代口语彻底重译。英文的文体一再现代化。

英语在不列颠逐步发展。1362年法院用英语。1476年西敏寺设立印刷厂。16世纪文艺复兴。1611年出版《圣经》英王定本。1755年约翰逊完成他的《字典》,这是一本开创性的英语词典,对英语的发展和规范化起了积极的作用。1933年成为权威的《牛津英语词典》。由于多方面吸收外来词,英语是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一般英语词典收词50万条,较大词典收词75万条。

16世纪时候(中国明朝),英语只是住在英格兰的不多几百万人的母亲语。20世纪晚期,以英语为母亲语的人超过3.5亿,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超过7亿。全世界每7个人中就有1个人以英语为第一或第二语言。

二、英帝国和英语的全球性扩张

1492年哥伦布发现北美洲,后来的航海家又发现南美洲和澳洲。这些新大陆合计面积等于一个欧亚大陆。世界上顿时增加了一个欧亚大陆,连上帝也要大吃一惊!1522年,麦哲伦和他的同伴环航地球成功,发现地球原来是一个水球,各大洲不过是浮出水面的几个大岛。陆地是彼此分割的,海洋是全球连贯的。

这些新发现鼓励了殖民者开辟全球性大帝国的野心。不久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和非洲建成两个海外大帝国。罗马教皇调解西葡两国的纠纷,1494年在大西洋中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370海里处,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教皇子午线”,线西的美洲和太平洋岛屿归西班牙,线东的亚洲(包括中国)和非洲归葡萄牙,一家半个地球!

当时英国在海洋探险方面比西班牙和葡萄牙落后。眼看西葡帝国有黄金从殖民地滚滚而来,自己也无法建立起殖民帝国。只能取下策,西班牙对此深恶痛绝,1588年派遣“无敌舰队”加以惩罚。战舰130艘,水兵2.8万人,浩浩荡荡进入英吉利海峡。想不到只有一群小战舰的英国,用火烧联船的战术,使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英国代替了西班牙掌握制海权。

英国和法国争夺霸权和殖民地,进行了60年的断续战争。“七年战争”(1756~1763),法国失败。1763年签订《巴黎条约》,法国放弃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地。“拿破仑战争”(1793~1815),法国又失败。法国皇帝拿破仑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法国的大帝国梦破灭。

英国积极建设强大海军,为创造全球化的残民帝国而奋斗。从1607年在北美洲设置第一个殖民据点詹姆斯敦开始,到19年把香港归还中国为止,英国建成了跨越亚非洲四大洲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日落大英帝国”历时390年。如果从1588年打败无敌舰队算起,那就有409年,到1914年,英帝国殖民地的土地共计3350万平方公里,相当英国本土人口的8倍。

发现新大陆之前,历史上的大帝国都是陆地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如此,蒙古大帝国也如此。陆地帝国都是地区帝国,不是全球性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帝国是海洋帝国,但是只有“半球”,没有“全球”。英帝国是海洋帝国,而且是全球性的帝国。英国每建立一处殖民地,就用英语作为行政语言,并在当地由基督教会传授英语,强化英国的统治。英帝国在全球各处的殖民地相互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国际贸易,促进了英国的生产和技术,推动工业革命。

英语作为英帝国的信息纽带,跟随着英帝国的扩张而在亚非美澳四大洲风行四百年。全球性的英帝国使英语得到全球性的传播。

三、独立和英语的扩大传播

美国脱离英帝国而独立,是英帝国的重大挫折。可是从英语的扩张来看,不是缩小了传播范围,而是更加扩大了传播范围。

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经过8年(1755~1783)战斗,终于建成第一个由殖民地独立起来的民主国家。当时美国在世界上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美国走向强大,第一步是向西部大陆开辟边疆。

1783年,从大西洋岸到密西西比河以东(佛罗里过除外,美国东部),面积约207万平方公里。

1803年,增加路易斯安那地区(美国中部,购自法国),214万平方公里。

1819年,增加佛罗里达地区(美国东南边区,割自西班牙),15万平方公里。

1845年,增加得克萨斯地区(美国中南部,从西班牙独立后归并美国),101万平方公里。

1846年,增加俄勒冈地区(美国西北部,加拿大根据条约让给美国),74万平方公里。

1848年,增加加利福尼亚地区(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割让),137万平方公里。

1853年,增加加兹登(加利福尼亚南边,购自墨西哥),8万平方公里。

1867年,增加阿拉斯加(以720万美元购自俄国,1959年建立州),159万平方公里。

1898年,增加夏威夷(原为独立国,后并入美国,1959年建立州),1.6万平方公里。

扩张西部边疆的速度是惊人的。1783年以前,定居线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1820年,边疆越过密西西比河。1840年,到达子午线100度处。1865年后,占领广大平原。1890年从大西洋海岸到太平洋海岸,不再有西部边疆线。

1783年,美国人口只有300万。1890年,人口超过欧洲(俄国除外)的总和。美国是内向的帝国主义。

早期13个殖民地的居民大都来自英国,当然以英语为共同语。后来土地扩大,居民中越来越多来自非英语国家的移民。美国为了统一共同语,普及全民义务教育,200年来坚持重视英语教学。这是八方杂处的移民国家所不可忽视的基础教育。

英语在美国随着国家的兴盛而发达,渐渐产生了地区性的变异,形成“美国英语”。韦伯斯特(Noah Webster,1758~1843)1783年发表《美国英语拼写手册》,行销1亿册,对美国的英语教学影响深远;1840出版《美国的英语词典》,提高了词汇和词典的规范化水平。

美国英语跟英国英语虽然有差别,但是不妨碍通话和了解。事实上,美国英语丰富了英国英语。这跟中国方言彼此隔阂的情况不同,不要把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比做广东话和北京话。

出乎英国的预料,美国这个殖民地出身的国家,经过100多年的艰苦经营,居然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不可一世的老大祖国。两次世界大战,拯救英国于危亡的正是这个破坏大英帝国的叛变殖民地。美国除一度统治菲律宾(1898~1934)以外,没有大块的殖民地。它国外扩张势力和传播英语,主要不是依靠土地的兼并,而是主要依靠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活动。

一次大战之前,法语是国际的外交语言。一次大战之后,1922年举行华盛顿会议。美国对法国有礼貌地说:“在华盛顿开会,可否同时用英语?”法国不好意思回答“不”。这一答应,改变了国际的语言形势。从此,英语后来居上!

联合国设立在美国的纽约,无意中扩大了英语的影响。联合国有6种工作语言(英、法、西、俄、中、阿拉伯),原始文件的80%都是英文。

两次大战期间和大战之后,美国的人员和物资像潮水似的输往战胜国和战败国,同时带去了美国技术和美国英语。当是,各国的闾巷儿童都喜欢学讲几句洋泾英语。

美国开创了**事业。在没有发明配音技术时,全世界看美国**,同时就是学习美国英语。英国鄙视缺少文化的美国**,但是抵制无效,只能接受。法国到今天还在反对美国**,据说法国70%的**来自美国。

电视开始于美国。美国电视渗透到世界各国的穷乡僻壤,美国英语和美国生活走进了家家户户。不论电脑是英国还是美国发明的,今天国际互联网络上的文字,至少有90%是英文。法国的官员们无可奈何地大声疾呼:“反对网络殖民主义!”

航空也是开创于美国。航空时代需要一种、而不是两种航空语言。英语已经独占鳌头。世界各国的飞机场都能见到美国的游客。英国是国际旅游语言。

美国是今天的科技大国,英语成为科技语言。科技新术语大都以英语为造词基础。国际会议一般规定用英法两语,实际常常只有英语一种。英语泛滥世界,主要的推动力来自美国。

四、英帝国和英语占领印度

在美洲殖民遭遇美国独立的挫折之后,英国改变侵略方针,把主要力量转向印度。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经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欧国家开始争夺印度。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1612年英国击败印度的葡萄牙人,从印度统治者获得贸易权。(1526~1858)的皇族是蒙古-突厥的后裔,信奉伊斯兰教,1526年侵入印度,到17世纪后期占领了整个印度大陆,只少南印一小块。

1757年英国在普拉西一役战胜印度土邦和法国的联,占领富庶的孟加拉,从这个根据地再向外扩张。“七年战争”(1756~1763)之后,法国放弃在印度的所有殖民地。

1818年英国击败印度教的马拉特人。马拉特人是印度的新兴力量,正在反对莫卧儿王朝,企图另立帝国。1849年英国击败锡克王国,兼并信德(1843)和旁遮普(1849)。1757~1849,前后共92年,英国完成占领印度。

1857~1857印度发生反英大起义,(英称“雇佣军兵变”),但是被英国的优势兵力压倒。英国不得不进行政治改革,取消东印度公司,同时灭亡。1858年,英国直接管辖印度。1876年,改称印度为“印度帝国”,总督改称“副王”,英王兼任印度“皇帝”。

英语跟随英帝国在印度一步步扩张。1813年英国拨款给东印度公司办理教育。印度的教育委员会把拨款全部用于英语教育,传授“英国文学和欧洲知识”,培养“血统和肤色是印度的,情操、思想和智慧是英国的,能为英王效忠的精英分子”。英语成为印度的行政和教育语言。

19世纪,印度知识分子掀起革命的启蒙运动,主张改革印度教,提倡民主和科学,要求印度独立。1885年,革命领袖甘地成立国民大会党,进行不合作运动。英国的对策是“分而治之”。1906年,英国怂恿成立穆斯林联盟。二战后,1947年印度独立,分成印巴两个敌对国家。

印度独立后,以印地语为全国性的国语,另有11种“邦用”官用语言,以及梵文(文言)和伊斯兰教徒用的乌尔都语,共计14种官方语言。英语不是官方语言,这是联系全国的纽带语言。

英语长期统治印度使印度本土语言没有发展机会。印地语跟英语相比,现代词汇不丰富,文字符号不方便,北方各邦赞成,南方各邦反对。印度宪法规定,继续使用英语15年,此后废除英语。到了时候,实际无法废除,不得不无限期地延长使用。印度总理尼赫鲁说,印地语代替英语的日期,要由不懂印地语的人来规定,不能由懂得印地语的人来规定。

南方为什么反对印地语,北方的雅利安人是三千年前外来的,南方的达罗毗荼人才是本地的原住民。北方反对帝国主义的英语,代之以印地语。南方说,英语是帝国主义,印地语也是帝国主义,不过古今不同罢了。可是南方拿不出另一种代替印地语的语言,反对印地语客观上等于支持英语。

长期使用英语,要想一旦废除,是办不到的,二战后,国际语言生活发生了变化。大英帝国瓦解了,遗留下来的英语成为国际的公共语,在国际政治、贸易、科技、旅游等方面共同使用。参加国际活动,印度人比其他亚洲人多一个英语的有利条件。

在印度,已经形成“印度英语”,跟“澳大利亚英语”并立。印度出版物中,英语书刊占的比例为42%,一年7000种(1982)。公开反对英语的父母,暗地里把儿女送到英语学校去读书,希望毕业后得到较好的待遇。但是学习外国语比学习本国语困难得多。英语在学校里长期传授,印度能自由应用英语的人口只占5%。提高人民的文化,不能不重视印地语。

印度和美国使用英语的情况很不相同。英语在美国已经成为多数人的母亲语,美国没有一种强大的民间语言希望代替英语,美国的民间语言是分散的没有地区性的移民语言,英语是美国惟一的全国共同语。英语在印度没有成为多数人的母亲语,印度有本土的印地语希望代替英语,印度有多种地氏性的民族语言和文字,英语是印度的第一外国语。

五、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的条件

英国以一个岛屿国家能建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是由于有先进的技术和有效的管理。亚非美澳的原住民族和部落,不幸都是知识后,反对革新,力量分散,自相残杀。土邦失败,就此完结。英国失败,必定重来。英国以一份力量就能征服和统治众多地区。

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由于有5个有利条件:人口众多、流通广、文化高、出版多、使用方便。

人口众。以英语为生活和工作语言的,有受过良好教育的3.5亿人。以英语为主要母亲语和全国共同语的国家有: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亚。原英国殖民地独立后大都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流通广。联合国原始文件80%用英语。国际互联网络90%用英语。全世界的学校大都有必修的英语课程。

英国前后共有殖地69处,欧洲2处,如爱尔兰。美洲15处,如加拿大、美国(13殖民地)。大洋洲11处,如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22处,如埃及、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亚洲19处,如印度、斯里兰卡、缅甸、马来西亚。这些殖民地已经独立或归还,原来的英语大都保留下来。现在英国还剩下12处小岛,如百慕大,都流通英语。

文化高。英语是现代科技的主要语言。

出版多。英语出版物比任何语言为多。

使用便。英语用26个字母,不加符号页数编号

国际共同语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前从法语变以英语,今后英语也可能被别的语言所代替。但是任何一种语言想代替英语,必须有对等的有利条件,这不是一旦一夕所能达到的。语言有一条规律:滚雪球原理。雪球越滚越大,这就是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的道理。共同语分为三个层次:1.国际共同语,只可能有一种:2.区域多国共同语;3.一国共同语,此外是众多的民间语言。国际共同语跟多国或一国共同语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

以上几点的调查资料说明,英语是由一地方性语言发展起来的全球共同语,它通过英国一系列的殖民统治推广至全球,所以学好英语是对将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一点的,另外,通过以上资料可见,英语和汉语一样,也是一门语言,只要正确地理解它,便不会对其产生厌恶和恐惧的心理,学习英语是要平时多注重环境,以及听、说、读、写,它学起来也是可由“轻松”二字形容的。

威金人就是维京人吗?只是翻译的差异?

罗马入侵实际上是两次

第一次是失败的

公元前55年,新任高卢总督尤利乌斯·恺撒,带领两个军团1万乘坐80条快船进入多佛港

打败了当地的布列吞人

这个布列吞,不知是否跟“不列颠”有关

恺撒战胜之后,由于后援船队遭遇风暴无法抵达

仍处于危险之中的罗马人带着布列吞人质返回了欧洲大陆

第二年,就是公元前54年,恺撒带着800条海船2.5万人卷土重来

打败了不列颠南部最强大的国王西维拉努斯

但是,两个月之后高卢发生起义,恺撒不得不又率军撤回大陆

从此,他再也没有机会再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

恺撒为什么要攻打不列颠呢

其目的是为了处罚为高卢起义者提供避难所的布列吞人

当然还对这个海岛的丰富物产垂涎三尺

同时,还用军事上的胜利来实现他自己的政治野心

关于恺撒,下一阶段如果讲到罗马史的话再详述

这一次战役,对不列颠的影响在于

恺撒打通了贸易通道

之后许多罗马人沿着恺撒的足迹从高卢迁徙至不列颠

第二次战役,则在将近一百年之后

公元43年,刚刚登基的罗马皇帝克劳狄,希望通过军事胜利提高自己的威望

命令阿鲁斯·普劳提乌斯率领4万人进军不列颠

似乎有个同名的罗马历史学家,不知是否同一个人

公元47年,罗马人征服了不列颠地区

由于罗马人带来了沉重的赋税与兵役

带来了官吏的压榨和高利货的盘剥,

导致中途发生了一些起义

这使得罗马人历经了18年才最终征服了不列颠

发生起义之后,罗马了开始用相对温和的统治政策

公元78年,塔西陀(这个大家都知道吧)的岳父阿格里古拉出任不列颠总督

他修筑了通向威尔士的罗马大道,并沿途修筑驻军城堡

完成了对威尔士的征服

并尝试远征苏格兰,未遂

公元83年,阿格里古拉完成了环岛游

并据此制定了征服全岛的

但次年被召回罗马,又未遂

在他担任总督期间,推行均赋税,反垄断,除贪官,兴建筑,办教育并推广拉丁语

使得土著居民 渐渐抛弃原有的生活方式而效仿罗马人,以此巩固了罗马人在不列颠的统治

793年6月,维京海盗出现在英格兰北海岸的林第斯法恩岛(Lindisfarne Island)登陆,袭击并掠夺该地的修道院,了大量教士,并驱使当地的教士和居民成为他们的奴隶。这场出人意料的袭击对基督教欧洲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这一也宣告了海盗时代的来临。

在800年之前,这种袭击的范围往往只限于海岸地带,一般只有一两只船的小队人马出动,一抢到了财物便迅速地撤走。但不久之后,一支支组织严密的船队便在丹麦、挪威和瑞典相继诞生,他们在野心勃勃的国王和军事首领指挥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和殖民——侵略别国,索取贡品和赎金,掠夺土地。

810年前后,丹麦国王戈德弗雷德袭击弗里西亚海岸(在今天的荷兰)和开始攻击查理曼帝国的部分领土,造成了相当的破坏。由于受到初战告捷的鼓舞,戈德弗雷德扬言要征服整个帝国,但他的还没来得及实施就死于一次暗杀了。查理大帝也趁此机会加强了防御,把这帮海盗基本挡在德意志的心脏地带外。(可是法兰西就顾不上了)

之后,维京海盗把目光转到了不列颠群岛和法兰克,851年,丹麦人开始攻打英国,从865年-880年,丹麦人的战旗走遍了大半个英格兰,873年英格兰的小国东鸯格鲁国王埃蒙德被俘虏后乱箭射死。只有英格兰西南的威塞克斯王国在阿尔弗雷德大帝德指挥下,以环状链式布置的要塞和防御工事把入侵者挡在王国外,同时亲自设计组建了一支两侧船舷极高(防止海盗登靠作战)、吃水浅速度快(同样应对维京人的长船)的新型快速舰队与维京人在海上作战。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1940年6月德军占领西欧大陆后,于7月制定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规定作战行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略轰炸和海上封锁,第二阶段为登陆和占领。8月1日,A.下达命令,要求德空军消灭英国空军,夺取战略制空权,以支援海上登陆作战。德空军司令H.戈林认为,单靠空中进攻就可迫使英国投降。也认为,英军在西欧大陆作战失利,元气大伤,有可能通过战略轰炸并辅以政治诱降征服英国;英国如不投降便实施登陆,因此首先要夺取制空权。德国投入作战飞机约2400架(分别部署在53个基地上,最近的基地与英国本土相距仅32公里),编成3个航空队:第2航空队(司令A.凯塞林),驻法国东北部和荷兰、比利时;第3航空队(司令H.施佩勒),驻法国北部和西北部;第5航空队(司令H.-J.施通普夫),驻挪威。第2、第3航空队是主力,第5航空队仅部分兵力参战。英国空军拥有战斗机近700架、高2000门、轰炸机500架,兵力上处于劣势,但航空工业发达,飞机制造能力较强,并有新发明的雷达,防空能力大为提高。

飞机的历史

是的,这就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翻译 Viking,原意是“来自峡湾的人”。维京人今天通常泛指生活于公元800年——1066年之间所有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从事广泛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海盗时代初期,维京人对英格兰海岸及欧洲大陆的修道院、教堂和其他一些易于攻击之地发起猛烈进攻,他们因此被描绘成如麻的掠夺者,但实际上他们既是开拓者又是侵略者,既是伟大的探险家又是无恶不作的强盗,既是勤劳的商人又是冷酷的征服者,他们在进行开创的同时也在实施着毁灭。[编辑本段]历史 众所周知,维京人所居住的北欧地区,终年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冬天严寒难耐,生存环境极为残酷。可供耕种和放牧的土地只有少数一些地区,非常缺乏。斯堪的纳维亚本土的居民为了生存,无时无刻都要与大自然搏斗,因此他们一方面易怒难训,崇尚勇敢,具有狂暴野蛮的野性,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养成了勤劳俭朴、生命力强等优良传统。由于缺乏,他们懂得怎样最有效利用每一分有限的,决不轻易浪费,日后维京人的扩张无论在狂暴的大海中航行、还是向未知世界进发寻找新的居住地,他们即使在极为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生活的很好,这应该归功于他们这种文化和传统。 而由于北欧本土紧张,人口、土地等生存压力很大,各个小国之间为了抢夺而征战不休,当地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也渴望穿越大海进行探险,与外国进行贸易,寻找新的居住地,这就形成了他们天生的冒险天性和探索精神。 公元5年,恺撒.奥古斯都派出的一支罗马舰队在日德兰半岛登陆,标志着欧洲主要势力和维京人的直系祖先——斯堪的纳维亚各部族之间的第一次接触。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崩溃,整个西方世界为之震动。日耳曼部落蜂拥而至,在欧洲大陆往来以搜寻战利品和肥沃的土地,引起大规模的移民浪潮,以至于历史学家将公元400-600年这段时期称为移民时代。在斯堪的纳维亚,这段动荡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积累财富的时代。斯堪的纳维亚人驾驶着小船到处从事海上贸易,(这时这帮家伙还是彬彬有礼的精明小商人,所以不算维京人,VIKING这个词带有“掠夺、杀戮”等强烈的贬义)慢慢丰厚的贸易利润刺激了他们天生的野性和冒险天性,伴随着斯堪的纳维亚人的造船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掠夺和征服逐渐取代了贸易。 从公元800年到1100年,北欧海盗离开他们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家园,穿越他们已知的区域,前往未知的茫茫世界进发探险。(现代史学家考证得出另一种观点,由于之前几个世纪的贸易往来,后来的维京人是熟悉欧洲的海岸地理情况的,他们的进攻路线有明显的目的地,并不是没头没脑的杀到哪算哪)部分海盗向北航行,渡过波罗的海,在旧拉多加(Staraya Ladoga)和诺夫哥罗德(Novgorod)等城镇建立贸易基地,并远航俄罗斯,到达基辅和保加尔。有些船队远航至里海,一些北欧商人将船只停留在当地 另外一部分海盗则向西南拓展,在欧洲的心脏地带掀起轩然大波。他们大肆劫掠不列颠半岛,并且夺取了诺曼第。北欧海盗作为殖民者,在向冰岛移民的途中还向奥克尼群岛、设得兰群岛、法罗群岛等地移民。冰岛人还相继在格陵兰岛上建立了两个移民区。而有一种说法则是,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500年,北欧殖民者就已经到达过北美洲海岸,并在纽芬兰岛上短暂停留过。 793年6月,维京海盗出现在英格兰北海岸的林第斯法恩岛(Lindisfarne Island)登陆,袭击并掠夺该地的修道院,了大量教士,并驱使当地的教士和居民成为他们的奴隶。这场出人意料的袭击对基督教欧洲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这一也宣告了海盗时代的来临。 在800年之前,这种袭击的范围往往只限于海岸地带,一般只有一两只船的小队人马出动,一抢到了财物便迅速地撤走。但不久之后,一支支组织严密的船队便在丹麦、挪威和瑞典相继诞生,他们在野心勃勃的国王和军事首领指挥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和殖民——侵略别国,索取贡品和赎金,掠夺土地。 810年前后,丹麦国王戈德弗雷德袭击弗里西亚海岸(在今天的荷兰)和开始攻击查理曼帝国的部分领土,造成了相当的破坏。由于受到初战告捷的鼓舞,戈德弗雷德扬言要征服整个帝国,但他的还没来得及实施就死于一次暗杀了。查理大帝也趁此机会加强了防御,把这帮海盗基本挡在德意志的心脏地带外。(可是法兰西就顾不上了) 之后,维京海盗把目光转到了不列颠群岛和法兰克,851年,丹麦人开始攻打英国,从865年-880年,丹麦人的战旗走遍了大半个英格兰,873年英格兰的小国东鸯格鲁国王埃蒙德被俘虏后乱箭射死。只有英格兰西南的威塞克斯王国在阿尔弗雷德大帝德指挥下,以环状链式布置的要塞和防御工事把入侵者挡在王国外,同时亲自设计组建了一支两侧船舷极高(防止海盗登靠作战)、吃水浅速度快(同样应对维京人的长船)的新型快速舰队与维京人在海上作战。 而阿尔弗雷德最伟大之处,是他所推行的外交策略,公元886年,为了表达与新邻居和平共处,友好往来,他与丹麦军事首领古特伦签订了和平协定,按照协议,丹麦人正式控制英格兰北部和东部一带,从泰晤士河口到爱尔兰海一片面积为25000平方英里的富饶土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丹麦法施行地”。但是实际上英格兰人并没有怎么吃亏,他们不但维持了西部和南部的和平,而且阿尔弗雷德大帝说服了古特伦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并且成为他的教父,古特伦起誓在教父有生之年都会对其永远效忠。虽然丹麦人被允许保留对奥丁神和索尔神的崇拜,然而在当地人的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基督教强大的文化力量所同化,之后他们就慢慢的变成了英格兰的顺民。同时在公元9世纪,在东面作战的挪威人也控制了大半个爱尔兰,并建立了都柏林(现在的爱尔兰首都)和一系列城镇。 885年,丹麦人进军塞纳河并围攻巴黎,虽然最后打不下巴黎撤退了,但是却沿海岸线占领了大量的殖民地并定居下来,最后迫使法王查理三世在911年和北欧海盗首领罗洛立约,封他为公爵,将塞纳河口一带地方划归他统治,起名罗洛,以后这里有大批维京人前来定居,这帮北欧海盗慢慢再进占蚕食,形成诺曼底公爵领。至11世纪时,诺曼底已完全法国化,成为法国的一个大封建领地。907年,瑞典人攻击俄罗斯地区,然后从海路袭击君士坦丁堡,横扫拜占庭帝国海岸线所有要塞。迫使拜占庭帝国向他们进奉贡品,并签下商业协定,给予罗斯人(其实就是已经在俄罗斯地区定居下来的瑞典人)贸易特权。 之后定居下来的维京海盗逐渐开始被基督教世界慢慢同化,锐气虽犹存,野性已褪去不少了,欧洲的海盗时代终归沉寂。公元1000年左右,维京人的势力已经不再具有如此大的威胁力和难以驾驭的野性了。基督教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古老的奥丁神崇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那些北欧海盗在习俗和礼仪方面变得越来越象一个“欧洲人”。而长达两个世纪的移民活动和各国政治的基本统一,多少也缓解了北欧本土的生存压力,渴望从事海外殖民冒险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了。1016年丹麦海盗首领卡努特武力抢夺到英格兰王位,并成功统治英格兰近20年(1016-1035),维京海盗的军事成就达到了巅峰,之后不可避免地开始走下波路了。 1042年,卡努特帝国崩溃,英格兰恢复独立,“贤人会议”拥立先王埃塞尔列德之子“忏悔者”爱德华为王(1042—1066年)。爱德华死后无嗣,贤人会议把爱德华的内兄弟哈罗德.戈德温森推上王位。正当哈罗德欣喜之际,希望再创维京先人荣耀的挪威国王——“无情者”哈拉尔德.哈拉尔迪开始入侵约克郡,诺曼底公爵威廉又在佩文塞登陆,双双加入王位争夺战。威廉是爱德华的表兄弟,在爱德华与其岳父戈德温森伯爵发生争执时站在爱德华一边,爱德华则许诺以继承英国王位相回报。但是,戈德温森之子哈罗德伯爵在爱德华临终前被指定为继承人,威廉感到受骗,便挥戈而来。 1066年10月,刚刚打退挪威人,英王哈罗德的军队还没有来得及喘息,(其实这家伙在与无情国王的战斗中一败再败,但在一次突袭中击毙了哈拉尔德.哈拉尔迪,结果就趁机打退了失去首领的挪威人。)就在英国东南角的哈斯廷(Hastings)同以逸待劳的诺曼底军队展开决战。结果,哈罗德国王和许多英格兰贵族战死,哈斯廷战役为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奠定了基础,之后威廉也被正式命名为“征服者威廉”。 1066年,是挪威国王——“无情者”哈拉尔德.哈拉尔迪战死的年份,作为最后一个带有永不知足,也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一生四处征战的真正的北欧海盗领袖,他的死标志着北欧海盗在欧洲疯狂侵略扩张年代的终结。北欧海盗英雄的荣耀从此一去不返,却永不磨灭! (虽然“征服者”威廉也是维京后代,但这时诺曼第已经法国化了,他算是诺曼人)

英语起源于哪个国家?

飞机发展历史

自从莱特兄弟1903年第一次进行了有动力的飞行后,时间仅之过了70多年人类就突破了平流层,进入到了外层空间。时至今日,世界上没有哪个表面能躲过卫星的窥视。达芬奇的梦境和设想成为了现实。

人类是一种好战的生物,从实现空中自由飞翔的美丽梦想到让死神上天仅仅用了八年。而首次真正的空战则只是三年后的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动力装置相继问世,气球的动力来源得到了解决。于是,人们全面展开了对能飞的气球——的研究。1852年,法国工程师吉法德进行了研究。同年9月,吉法德进行了首次试飞并获得成功。

其后的多次试验发现软式存在不少问题,的气囊不仅难以保持外形的恒定,而且容易破损。于是,有人想法在气囊内固定了一个环形龙骨并获得成功。这就是半硬式。后来,德国一名飞行爱好者用木质材料为气囊制作了一个外部支架,将气囊固定在支架内保持外形,从而制成了硬式。这个改进不但彻底解决了保持气囊外形的难题,而且也利于的搬运。这种结构逐渐成为以后的标准样式。

1885年底,德国工程师本茨与戴姆勒联合发明了实用的汽油发动机,使人类拥有了推力更大的动力装置。从此以后,飞行器的发展越来越快。

1898年,德国的齐柏林首次设计和制造出了硬式。这种使用结构完整的骨架保持气囊的外形,用活塞式发动机作动力,因而飞行性能好,装载量大。1900年,齐柏林驾驶他那庞大的硬式成功飞越了康斯坦茨湖,引起轰动。1903年,法国的勒博迪兄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实用的。这艘在同年11月12日一次飞行了61公里。

此后,气球与的发展进入了极盛时期,在军事和交通运输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军事方面,德、法、俄、英等国相继组建了部队,把引入了战场。例如在1911年的意大利—土耳其战争中,意大利首次使用了3艘对土耳其进行侦察和轰炸;1914年8月5日,德国使用品柏林大规模轰炸法国要塞城市列日;一年以后,德国又出动5艘LZ-38型齐柏林横跨英吉利海峡轰炸伦敦;炸死7人,炸伤30多人,在英国人中造成了"齐柏林"大恐慌。在运输方面,德国于1910年6月28日在法兰克福与杜塞尔多夫之间建立了一条定期空中航线。在这条航线上飞行的是LZ-7型齐柏林,它可载24名旅客和12名空勤人员,飞行速度高达每小时70多公里。1912年,一艘齐柏林还用20天的时间实现了人类首次环球飞行。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有动力、可操纵持续飞行试验。试验中,飞机成功地飞行了约260米距离。新闻界对莱特兄弟的突破进行了广泛的报道。但这一成功并未引起美国及公众的重视和承认。欧洲国家对此则干脆表示难以置信。在莱特兄弟飞行成功9天以后,兰利研制的一架飞机在试飞中失事,这一更加影响了飞机的推广。美国人普遍对研制飞机的行为进行了攻击,认为这太浪费纳税人的金钱。莱特兄弟对几年努力的心血得不到承认备感失望,甚至一度想与飞机告别。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后,莱特兄弟决心把研制工作继续下去。他们坚信,迟早有一天他们的成果会得到公正的评价。为了不至于引起公众的批评,莱特兄弟将研制工作转为秘密进行。1905年,他们制造出了一架能够在空中停留半个多小时的飞机。莱特兄弟打算把飞机赠送给美国,但当局仍然对他们的成就不加理睬。心灰意冷的莱特兄弟在万般无奈中只好暂时中止了对飞机的研究。

在莱特兄弟的成就促进下,欧洲特别是法国的飞行事业在1909年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一年的8月,法国兰斯主办了一次盛大的飞行集会,欧洲的飞行员们相继创造了多种飞行记录。然而,给世界带来强烈震撼的还要数法国飞行员路易·布莱里奥。他驾驶一架飞机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降落到了大不列颠国土上。这个不仅给世界公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且也使英国人大为吃惊:他们意识到了某种突如其来的危险。飞机的发展使他们预感到单纯凭借海上防御力量今后已不可能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了。

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各国军事当局认识到了航空气在军事领域里的发展前景,欧洲的各个强国开始搜罗各种各样的飞机以供陆军使用。不过,这时的飞机还主要用于侦察,飞机的研制工作大多也由私人进行,因而进展相当缓慢。在德国,人们的兴趣还主要集中在体积庞大的齐柏林上,因为此前公众的捐款使齐柏林得以继续以先驱者的身份从事研制工作,并最终向德国人证明了这种的实用价值。在另外两个航空大国法国和英国,飞机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但是,军人们已经急不可待地要把这件新式武器用于战争了。尽管飞机此时还存在许多问题,甚至还经常带来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但职业本身就充满危险的军人却顾及不了那么多。于是,飞机在意土战争中首次露面了。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尽管航空兵还处于相当幼稚的时期,但是,飞机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它的非凡作用与广阔的发展前景。飞机上的武器装备也逐渐由、手榴弹发展成为机枪、。其后的战争实践证明,飞机的参战使战争的整个作战样式、战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类的残杀也从地上海上一下子飞到了空中。

1914年8月,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在当时是一种令人无法预料的新型战争:庞大的军队、密集的士兵、彼此相隔数码对峙几月甚至几年的战线……战前人们谁也不会料到飞机会在这次战争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事实却向人们证明:空中作战的许多样式是在这场战争中播下的,从此以后,空中作战思想就开始萦绕在世人的脑海中,并进而改变了整个战争的面貌。

几百年以来,骑兵一直把自己视为陆军的眼睛,因为它可以搜索敌人,并将敌情报告给司令部。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却使骑兵受到了"威胁",因为一架飞机在几百英尺的高空可以完成同样的侦察任务,而且飞行员在几分钟内即可将获得的情报送交司令部。

侦察是飞机在军事上的第一个应用领域,也是飞机在大战初期的核心任务。1914年9月3日,法国的一架侦察机发现德军已经不再绕着巴黎的西郊向前疾进,而是向东直插这座城市的内部,从而将他们的右翼暴露于外。这一情报使法军掌握了德军的弱点。法军抓住时机,发动了规模巨大的马恩河战役,阻止住了德军的进攻,扭转了战场上的不利态势。

最早飞机上没有安装武器,只是侦查用。你飞过来,我也飞过去,见了面还很有绅士风度的打个招呼挥挥手。不过好景不长,很快空战的时代到来了。

人类史上首次空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飞行员安德烈驾驶一架双翼飞机飞往比利时列日一带执行侦察任务;与此同时,德国飞行员汉斯也正驾驶飞机前往马恩河岸执行同样的任务。两机在空中迎面相遇,汉斯按照飞行员的规矩绅士般地向对方挥手致意,但安德烈可不吃这一套,反而嘲笑地向他伸出小指头。这一污辱性的动作令汉斯怒火中烧。

报复心促使汉斯立刻调转机头向安德烈扑去,安德烈也不示弱,驾驶战鹰往回盘旋,并再次向汉斯晃动一个小指头。岂有此理!汉斯拔枪射击,安德烈也举枪还击,两人在空中就斗在一起。然而两人却弹弹虚发,谁也没法将对方置于死地,很快便兴味索然。于是两人干脆挥手告别,各干各的活去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空战便这样草草收场了。

但是,两个人在空中的这番斗气却让军事家们茅塞顿开。汉斯回营后一通诉苦,令德国人大为激动,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架武装战斗机由此诞生了

1914年10月5日,法军飞行员约瑟夫·弗朗茨和机械员兼观察员路易·凯诺中士驾驶一架瓦赞飞机在己方阵地上空巡逻。这种飞机结构紧凑,有两个座位,用推进式发动机。观察员位于靴形短舱的前部,操纵一挺0.303英寸口径的能活动的刘易斯式轻机枪。刘易斯式轻机枪是当时最先进的机上机枪之一。这种机枪是美国人艾萨克·刘易斯上校于20世纪初设计的一种轻型气冷式武器,它有一个内装47—90发的鼓形弹匣,插在机匣顶部。拆掉枪筒套筒以后,机枪的重量便减轻许多,因此它是一种很好的机载武器。凯诺中士把这挺机枪架在机头上,机枪的底座是活动的。他摆弄着这挺机枪,怀疑它是否真的有效,很想有个机会试一试。正当他手痒难捺之际,一架倒霉的德国阿维亚蒂克双座侦察机闯入了他的视野。弗朗茨驾机冲了过去,德机并未急着逃跑,因为飞行员没看到那挺可怕的机枪。当两机距离接近时,可怕的机枪吐出了"火舌",惊慌失措的德机一会儿工夫就被击中坠毁。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用机枪进行的空战,空中追逐与歼击的时代由此开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还被广泛运用于空地协同作战。在1917年11月20日进行的康布雷战役中,英军派出了1000余架飞机参战。这些飞机以低空盘旋的噪音来掩盖坦克开进的隆隆声,以对地轰炸和机枪扫射来支援地面部队的行动,这些飞机还轰炸了德军的炮兵和指挥部。经过10个小时的激战,英军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俘敌8000余人,缴获火炮100余门。11月30日,德军在1000余架飞机的支援下实施反击,收复了失地,俘敌9000余人,缴获坦克100辆,火炮148门。这次战役是坦克、飞机、步兵、炮兵的首次协同作战,为协同战役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航空兵的低空强击战术也在这次战役中得到了发展。在这一时期,德国人在飞机配合陆军作战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他们专门生产了有装甲的J级飞机和轻型CL级飞机用于攻击地面目标。

德国的J级"容克"式飞机是现代强击机的雏形,它的机身全部用铝合金制造,飞机腹部装有下射机枪,座舱周围装有5毫米厚的钢板。飞机携带有集束手榴弹和手抛轻型,可有效地执行对地攻击的任务。德国还在1918年1月26日颁布的《阵地战中的进攻》细则中明确了航空兵在诸兵种协同作战中的具体运用办法。1918年3月21日,德国航空兵在皮卡迪进攻战斗中实施了这一细则。侦察航空兵首先期飞,进行战场监视和收集情报,使指挥部随时掌握突击进程;歼击航空兵掌握"制空权";强击航空兵随即投入战斗,对敌步兵和炮兵实施猛烈扫射。第二天,德军步兵又在30架强击机支援下,粉碎了英军第50师和61师的抵抗。第三天,德国强击航空兵有效地阻止了英军第5集团军预备队的开进,并袭击了撤退的英军部队和辎重队。这次战役,积累了丰富的在协同作战中使用航空兵的经验。

1914年8月,英国海军改装了3艘水上飞机母舰,每艘可搭载3架水上飞机。1914年11月,海军决定用这3艘水上飞机母舰从海上对库克斯港以南的一座齐柏林库发动一次袭击。这将是真正的海军航空兵作战。飞机将从海上的母舰上起飞,攻击远远超出任何陆基飞机作战半径的目标。

12月24日17时,由3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10艘潜艇组成的庞大舰队从哈里奇出发了。在夜幕的掩护下,舰队于凌晨4时30分顺利通过了北海,6时整到达了弗里西亚群岛旺格奥格以北40海里的预定位置。

英国英格兰。

印欧语系包括十大语族,?其中日耳曼语族是一个比较大的重要语族。它又分为三个语支即西日耳曼语支,?北日耳曼语支 ,?东日耳曼语支?,?其中西日耳曼语支包括低地德语、今日荷兰语;?高地德语即今日的标准德语、英语及弗里西亚语。

因此,?我们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这就是英语的“家谱”?。

公元1066年,割据法兰西王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王国,成为英格兰国王,所有的英国贵族也都换成法国人,并且和法国本土的贵族通婚。诺曼征服的三百余年间,英格兰王国的君主与贵族都讲法语,教士们则习用拉丁语,中古英语。1500年左右,中古英语演变成为近代英语。

扩展资料:

语言学家们通常把公元450年至公元1150 年期间的英语称为古英语。

这个时期的英语包括四种主要方言:

1、诺森伯亚方言,?即洪伯河以北的方言。

2、梅尔西亚方言,?即洪伯河与泰晤士河之间的英国中部地区方言。

3、肯特方言,即在英国东南部地区定居下来的朱特人说的方言。

4、 西撒克逊方言,?即在泰晤士河以南定居下来的撒克逊人的方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英语